简体中文

简体中文

繁體中文

English

日本語

玩转熊猫谷

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-都江堰野放繁育研究中心

(熊猫谷)

 

都江堰野放繁育研究中心(野放中心)主要承担大熊猫等濒危珍稀野生动物野化训练、放归、繁育职能,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、野化训练及放归、野外救护、自然教育、生态旅游等工作。野放中心始建于2010年5月,2012年完成首期建设并投入使用,2015年4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。现拥有大熊猫生态兽舍、小熊猫生态放养区、回归产房、三圣寺、环湖景观区、科普活动区、餐饮休息区、科研及办公区等动物保护和配套设施。

001.jpg

002.jpg

 

野放中心占地2004亩,前连成都平原,后接龙门山脉,地处邛崃山系和岷山山系连接处,优质的水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。区域内有植物515种,包括南方红豆杉、珙桐、梓叶槭等珍稀树种;有兽类21种,包括小麂、岩松鼠、猪獾、豹猫等野生动物;鸟类131种,还有多种两栖爬行类和无数昆虫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大熊猫饲养和野化放归提供良好的生态基础,野放中心饲养12只大熊猫和20只小熊猫,先后配合基地研究中心在野化过渡训练区开展四批次共8只大熊猫的野化培训工作,开启了成都大熊猫野化训练研究的征程。

004.jpg

 

多年来,野放中心持续进行生态保护,开展生态修护,积极恢复大熊猫自然栖息地原生风貌。通过栽种大熊猫栖息地原生树种、恢复竹林规模、补栽彩叶植物、引入高山杜鹃等系列林项改造措施,将原有的人工林和次生林转换成以针叶林和阔叶林混交的、符合大熊猫自然栖息地植被特点的森林植被类型,为大熊猫及同域其他物种的生存繁育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。随着生态环境的恢复,猪獾、黄鼬、麂子、岩松鼠等野生动物频繁出现,作为环境指示物种的萤火虫也在山谷里自然复壮,形成野放中心“春花夏萤织蜀景,秋林冬雪绘山河”的四季美景。

005.jpg

 

在保护好自然生态的基础上,野放中心发挥自身资源优势,积极履行公众教育职责,开展了系列形式多样、种类丰富的科普和研学活动,普及大熊猫保护知识和先进科学的生态保护理念,先后组织了“熊猫谷高山杜鹃花节”、“大熊猫·小萤火——熊猫谷秘境萤光寻梦研学之旅”等活动,搭建起科研保护和公众教育的桥梁,实现以自然为依托,大熊猫保护为重点,生态旅游为特色的示范景区。

006.jpg